热点 来源:新浪 2022-01-18 11:20 阅读量:10594
日前,据港交所披露,知名国货化妆品企业韩束母公司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摩根大通,中金公司和中信里昂担任联席保荐人。
据招股书数据,上美集团最近几年来经营业绩实现稳定增长2019年,2020年上美集团经调整利润分别为1.14亿元和2.65亿,2021年前三季度的经调整利润达到2.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3%
Arti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根据消息显示,上美集团主营业务包括护肤,面膜,母婴,洗护等品类的生产及销售,旗下拥有如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等多个知名品牌,是为数不多的一家拥有多品牌国货美妆企业。
自成立以来,上美集团持续布局多品牌发展战略,显现出强劲的内生发展动力韩束,一叶子及红色小象是公司核心品牌,也是其多品牌战略及长期发展的重点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0年,上美集团是唯一拥有两个护肤品牌年零售额超过人民币20亿元的国货化妆品公司此外,红色小象于2020年零售额超过人民币15亿元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上美集团在国内国货品牌护肤品零售额排名前三,在国货品牌母婴护理产品排名第一,及在国货品牌面膜产品排名第一此外,上美集团还在多个有前景的细分市场积极部署,包括敏感肌护理,专研固发洗护,婴童及孕妇敏感肌功效护肤品,高端抗衰市场等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知名国际化妆品集团均采用多品牌战略,并沿用至今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0年全球零售额排名前十的化妆品公司均为多品牌公司行业人士分析,多品牌战略可使化妆品企业更有效地扩大业务范围,抓住不同细分市场的机遇,同时也能使其实现更均衡发展,缓解品类集中风险和市场波动造成的不利影响
自研核心产品及基础研发,是上美集团能够保持竞争优势的另一关键。
自2003年以来,上美集团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并强调创新招股书内容披露,公司在中国上海和日本神户建立两大科研中心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其自主研发产品占总收益贡献97%以上上美集团同样重视基础研发,是首家拥有自建海外研发中心的国货化妆品企业2016年起,公司在神户成立日本红道科研中心,专注进行基础研究
截至2021年9月30日,上美集团已在各个领域收获多项行业领先的技术及配方,包括TIRACLE,AGSE和青蒿油AN+等其中,拥有抗衰,美白和保湿功效的TIRACLE是公司研发的重要成果TIRACLE作为核心成分,现已被运用于385种产品中
最近几年来,上美集团持续高研发投入数据披露,2019年,2020年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分别产生研发开支人民币8290万元,7740万元及7170万元,分别占收益的2.9%,2.3%及2.8%,占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优秀的研发团队为产品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上美集团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组建了由七名国际知名科学家组成的核心研发团队,其均曾在国际化妆品集团担任高级研发职务,在化妆品领域平均工作经验超30年截至2021年9月30日,上美集团研发团队共有227人此外,上美集团还已通过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利试点企业认证,旗下奉贤厂房被国家药监局高研院认定为教学基地
此外,上美集团打造了全面的供应链体系公司营运全周期及完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涵盖从原材料采购,配料制备,产品生产,包装,质量检测至仓储物流全过程上美集团掌握卓越的跨境供应链管理能力,其在中国及日本拥有并运营的两个自有数字化生产厂房,保证了产品质量与生产环节的灵活性
作为一家多品牌的国内知名化妆品企业,上美集团已发展多渠道销售和全媒体营销布局公司搭建了广泛的零售及分销网络,覆盖多个线上和线下渠道
在线下渠道,截至2021年9月30日,上美集团已与屈臣氏及557 家线下分销商合作,覆盖全中国所有省,市和自治区。
线上渠道中,上美集团除了同天猫及京东等主要电商平台长期合作,还积极发掘抖音及快手等新兴媒体平台中的新增长潜力数据显示,上美集团2020年线上销售额为25.43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69.0%截止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线上零售额位居国货品牌企业前三
深耕化妆品行业近20年,上美集团建立了穿越周期的能力和优势,在中国化妆品市场位于领先地位纵使化妆品市场及宏观经济环境波动,凭借公司旗下各品牌的稳健业绩,全球领先的科研实力和供应链实力,上美集团多年来保持稳步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自2015年至2020年,上美集团已连续六年按零售额计位列国货品牌企业前五名
最近几年来,伴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需求的增加,国内化妆品市场成为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蓝海市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市场规模将达13,102亿元,同时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期为9.2%
招股书显示,上美集团此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品牌建设,将进一步贯彻多品牌战略,巩固升级主品牌,打造新品牌,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提升研发能力,保持品牌的持续创新,加强生产及供应能力,增加销售网络的广度和深度,改善数字化及信息基础设施等。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